my god
2013-03-15 16:45:58| 分类:
心情
| 标签:
|举报
|字号大中小 订阅
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不存在上帝问题。国人的信仰对象是天、道,化生万物,创生万物,大化流行;道之为物,惟恍惟惚。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;恍兮惚兮,其中有物。窈兮冥兮,其中有精;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。国人的天、道、佛与西方人的上帝有同与不同的地方。相同的地方他们是无形存在,是宇宙的原动力,是至高至贵者,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,或是造化者,也是人类伦理价值存在的根据;不同的地方是西方的上帝更加拟人化,有独立的位格,世界也因此变得封闭,现成,目标单一;中国的天、道没有位格,处在有无之间,变化无穷。反者,道之动;弱者,道之用。反者之反,意味着反反复复,无现成者可用,无现成者可思,无现成者可据。弱者之弱,又弱到如气如息,只能凭着直觉信心予以领悟感受。
国人的老祖先是天生的神秘主义者,其精神世界非常开放,非常自由,以至于容不下一个概念化、对象化、权威化的上帝,和一个被上帝规划过的线性世界。就是因为这种原因,马克思主义不可能产生于中国,只能产生于西方,产生于一个喜欢线性的世界。
对于无神论者而言,在面对西方文化,尤其是面对基督教的有神论,基督教的全能者上帝时,不能不承认一个事实,西方文明的内核总是与基督教信仰分不开的,就连西方的人文主义,马克思主义以及科学主义的产生也是如此。基督教相信上帝的智慧,于是就相信世界于智慧有关,与规划有关,与线性有关,人类就可以通过认识世界证明上帝的存在,人类就也可以积极的改造建设这个世界,通过这样的行为来实现与上帝同工的设想。
尤其重要的是,基督教在西方文明中输入了上帝是爱的活性因子,致使整个西方文明在面对世界,面对人类自己的时候,有了一个爱的识度,也就是不断创造进取的识度。爱就是给予,就是不停断的创造更新,就如一对恋人,总是希望把一个新鲜的自己给予对方,才能够激起更多更强的爱一样。可以把西方文明称为爱的文明,尽管在实际上,西方人好强斗勇常常用决斗解决私人之间出现的三角关系,用战争解决国家民族之间的利益纷争。可是即便是在决斗,或是在战争中,西方人也有他无人可及的大度和优雅。
说上帝不存在其实是说上帝不能作为一个具体事物,像是一个人,一把榔头或是一支枪一样的存在,但是作为我理解世界,理解他人,理解自己,进而尊重世界,尊重他人,尊重自己,与物与人建立良好关系的一个契机,一种符号,使生活神圣化,拒绝一味的利益关系,相互利用,真正的无神论者确实可以成为真正的基督徒。
作为人生的一种体验,上帝成为一切人予以信仰,予以追求的目标,又有什么不好呢!
评论这张
转发至微博
转发至微博
评论